武漢[武漢代稱]

武漢[武漢代稱]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中央軍委聯勤保障部隊駐地。全市下轄13個市轄區,總面積8494.41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1091.4萬人,地區生產總值1.34萬億元。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橫貫市境中央,將武漢中心城區一分為三,形成武漢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水域面積占全市總面積四分之一,構成濱江濱湖的水域生態環境。武漢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箇中國,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2016年3月,《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將武漢列為超大城市;12月,國家發改委明確要求武漢加快建成以全國經濟中心、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四大功能為支撐的國家中心城市。2019年10月,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將在武漢舉行。

歷史沿革

白雲黃鶴之鄉 白雲黃鶴之鄉

武漢地區考古發現的歷史可以上溯到距今8000年-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中期,其考古發現有東湖放鷹台遺址的含有稻殼的紅燒土、石斧、石錛以及魚叉。市郊黃陂境內的張西灣古城遺址為4300年前古人類生活的重要遺存。盤龍城遺址是距今約3500年前的商朝方國宮城。春秋戰國時期,武漢屬楚國管轄。

武漢地方建制始於西漢,為江夏郡沙羡縣地。東漢末年,在今漢陽先後興建卻月城和魯山城,在今武昌蛇山興建夏口城。時荊州牧劉表派黃祖為江夏太守,將郡治設在位於今漢陽龜山的“卻月城”中,“卻月城”遂成為武漢市區內已知的最早城堡。公元223年(吳黃武二年),東吳孫權在武昌蛇山修築夏口城,同時在城內的黃鵠磯上修築瞭望塔,取名黃鶴樓。南朝時,夏口擴建為郢州,成為郢州的治所。

隋朝置江夏縣和漢陽縣,分別以武昌、漢陽為治所。唐時江夏(武昌)和漢陽分別升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為長江沿岸的商業重鎮。江城之稱亦始於隋唐。唐朝詩人李白曾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此後經宋以迄明、清,均為歷代州府治所。

明代武漢三鎮圖 明代武漢三鎮圖

兩宋時武昌屬鄂州,漢陽、漢口屬漢陽軍。南宋抗金將領岳飛駐防鄂州(今武昌)八年,在此興師北伐。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為湖廣行省的省治,這是武漢第一次成為一級行政單位(相當於現代的省一級)的治所。

明代,朱元璋第六子朱楨被分封到武昌做楚王。由於成化年間漢水改道從龜山以北匯入長江,到嘉靖年間在漢水新河道北岸(凹岸)形成新興的漢口鎮,奠定了武漢三鎮的地理基礎。明末清初,漢口與北京、蘇州、佛山並稱“天下四聚”,又與朱仙鎮、景德鎮、佛山鎮同稱天下“四大名鎮”,成為“楚中第一繁盛處”,為全國性水陸交通樞紐,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譽。

清鹹豐八年(1858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天津條約》,漢口被闢為對外通商口岸。1861年3月,漢口正式開埠。老漢口鎮的下游沿長江先後開闢了漢口英租界、漢口德租界、漢口俄租界、漢口法租界和漢口日租界五國租界。這些租界獨立於中國政府管轄之外,在界內分別設定工部局、巡捕房、領事法院(庭)等迥異於中國政治體制的管理機構。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分漢水以北地置夏口廳,治所即今漢口。至此,漢口與漢陽城區、武昌城區統稱“三鎮”。清宣統三年(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義於武昌,宣布脫離清朝,成立中華民國,建立中華民國軍政府,武漢成為革命中心。

武漢國民政府舊址 武漢國民政府舊址

民國元年(1912年),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廢漢陽府留漢陽縣,改夏口廳為夏口縣。民國三年(1914年),同屬江漢道。據1920年5月16日《日日新聞》:當時,漢口人口為40萬人,漢陽8萬人,武昌31萬人。民國十三年(1924年),湖北省在武昌設立市政籌備處。民國十五年(1926年),改武昌縣城區為武昌市(12月成立市政廳),夏口縣與漢陽縣城區並為漢口市。

民國十六年(1927年)1月1日,國民黨中央臨時聯席會議宣布,國民政府在漢口開始辦公。武昌、漢口、漢陽三鎮合為京兆區,定名“武漢”,作為中華民國臨時首都。4月16日,武漢市政委員會成立,武昌市政廳撤銷;三鎮首次統一行政建制。民國十八年(1929年)武漢分治,武昌、漢陽縣城劃出,漢口仍為特別市。漢口為省轄市,1932年改為特別市。

民國十八年(1929年)6月21日,湖北省政府組建武昌市政委員會。民國二十年(1931年)4月,武昌市政委員會改為武昌市政籌備處。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0月1日,武昌市政府成立。市轄區域66平方千米,人口176379人。市區範圍:東北至任家路,西南至白沙洲,東南至洪山口,西北至長江中線。轄中正、大朝街、賓陽、糧道街、胡林翼、積玉橋、金白洲、徐家棚8個鎮公所。12月1日,將鎮公所改區。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漢陽城區劃歸武昌市管轄。

1949年5月16日,武漢三鎮解放;同年合武昌市、漢口市和漢陽縣城為武漢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轄。1950年改由中南軍政委員會領導,中南軍政委員會駐漢口。1952年由中南行政委員會領導,並為其駐地。1954年改為湖北省轄的省會城市。

大江大湖大武漢 大江大湖大武漢

1959年,原孝感專區所屬孝感、通城、應山、蒲圻、大悟(駐二郎店)、嘉魚、黃陂、漢陽(駐蔡甸鎮)、武昌、漢川、鹹寧、應城、通山、雲夢、崇陽、安陸等16縣劃歸武漢市領導。1960年,撤銷通城縣,併入崇陽縣;撤銷嘉魚縣,併入武昌縣;撤銷蒲圻縣,併入鹹寧縣;撤銷雲夢縣,併入安陸縣。轄12縣。1961年,將孝感、應山、大悟、黃陂、漢陽、武昌、漢川、鹹寧、應城、通山、崇陽、安陸等12縣劃歸孝感專區。1979年,原屬鹹寧地區的武昌縣(駐紙坊鎮)和原屬孝感地區的漢陽縣(駐蔡甸鎮)劃歸武漢市領導。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准將孝感地區的黃陂縣,黃岡地區的新洲縣劃歸武漢市。1984年,設立武漢市漢南區。

1984年5月,武漢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為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計畫單列市。

1992年7月,武漢被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城市。同年9月12日,民政部批准撤銷漢陽縣,設立武漢市蔡甸區,區人民政府駐蔡甸鎮。

1993年,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開發區。

現代武漢 現代武漢

1995年3月2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區人民政府駐紙坊鎮。

1998年9月15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黃陂縣、新洲縣,設立武漢市黃陂區、新洲區。至此,武漢下轄江岸區、江漢區、礄口區、漢陽區、武昌區、青山區、洪山區、東西湖區、漢南區、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新洲區13個市轄區。

2007年12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武漢城市圈”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2010年1月,國務院批准東湖高新區為繼中關村後中國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2010年11月,國務院批准武漢吳家山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3年3月更名為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5年,武漢市被國家定位為“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和“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武漢城市圈成為國內首個科技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

2017年4月,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武漢片區在東湖高新區掛牌。

行政區劃

概況

轄區:13個市轄區

街道社區:108個街道辦事處,21個鎮,15個鄉,1107個社區,2033個行政村。

市政府:武漢市人民政府駐江岸區沿江大道188號

轄區

武漢市行政區劃(截至2017年)
轄區行政代碼面積常住人口郵政編碼政府駐地
江岸區42010264.24 121萬 430014四唯街道六合路1號
江漢區420103 33.43 83萬 430000北湖街道新華下路15號
礄口區42010441.9 64萬 430000榮華街道沿江大道518號
漢陽區420105108 89萬 430050建橋街道芳草路特1號
武昌區42010682.2 134萬 430000積玉橋街道中山路307號
青山區42010761.1 54萬 430080新溝橋街道臨江大道868號
洪山區420111509 126萬 430070珞南街道珞獅路318號
東西湖區420112495.3 51萬 430040吳家山街道東吳大道1號
漢南區420113287 21萬 430090紗帽街道紗帽正街109號
蔡甸區4201141100.81 57萬 430100蔡甸街道漢陽大街559號
江夏區4201152014.5 82萬 430200 紙坊街道文化大道99號
黃陂區4201162261 122萬 430300前川街道黃陂大道380號
新洲區4201171409.7 105萬 430400邾城街道紅旗街14號
以上單位:面積(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萬人)。

地理環境

位置

國家5A級景區——武漢東湖 國家5A級景區——武漢東湖

武漢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江漢平原東部,位於東經113°41′-115°05′、北緯29°58′-31°22′之間,最東端位於新洲區徐古鎮將軍山村,最西端位於蔡甸區侏儒街國光村,最南端位於江夏區湖泗街道均堡村,最北端位於黃陂區蔡店街道李沖村。

截至2017年,武漢全境面積8494.41平方公里 ,占湖北省面積的4.6%;市域周長977.28公里,13個市轄區總面積210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950平方公里。

地貌

武漢地勢為東高西低,南高北低,中間被長江、漢江呈Y字型切割成三塊。武漢城區南部分布有近東西走向的條帶狀丘陵,四周分布有比較密集的樹枝狀沖溝,境內大小近百個湖泊星羅棋布,形成了水系發育、山水交融的複雜地形。最高點高程150米左右,最低陸地高程約18米。

氣候

武漢氣候圖 武漢氣候圖

武漢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具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高溫、降水集中,冬季稍涼濕潤等特點。

一年中,1月平均氣溫最低,為3.0℃;7月平均氣溫最高,為29.3℃,夏季長達135天;春秋兩季各約60天。初夏梅雨季節雨量較集中,年降水量為1205毫米。武漢活動積溫在5000℃~5300℃之間,年無霜期達240天。

水文

中國最大城中湖——武漢湯遜湖 中國最大城中湖——武漢湯遜湖

武漢江河縱橫、湖港交織,長江、漢水交匯於市境中央,且接納南北支流入匯,眾多大小湖泊鑲嵌在大江兩側,形成湖沼水網。

截至2017年,武漢有大小湖泊166個,被稱為“百湖之市”,在正常水位時,湖泊水面面積803.17平方公里,居中國城市首位。湯遜湖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面積達47.6平方公里) ,面積33.9平方公里的東湖在中心城區退居第二 ,梁子湖是中國生態保護最好的兩個內陸湖泊之一。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南岸嘴 南岸嘴

武漢水域面積占全市面積的近1/4,全境水域面積2217.6平方公里,覆蓋率26.10%,人均占有地表水11.4萬平方米,境內5公里以上河流165條,水面面積471.31平方公里。武漢市共有水域面積2205.06平方公里,占該市總面積的25.79%,水域面積占比居中國大城市之首。

濕地資源

金銀湖國家濕地公園 金銀湖國家濕地公園

武漢濕地資源居全球內陸城市前三位。截至2010年,武漢市濕地面積3358.35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面積的39.54%,其中天然濕地面積1561.86平方公里,人工濕地面積1796.49平方公里。

生物資源

青山江灘 青山江灘

截至2015年,武漢市有畜禽、水生、藥用、毛皮羽用、害蟲天敵、國家保護動物等動物資源。畜禽動物主要有豬、牛、雞等10餘種、70多個品種。魚類資源有11目、22科、88種,主要經濟魚類有草、青、鰱等20餘種。水禽有雁、鸛、鵜等8目、14科、54種。白鸛是國家一類保護的珍貴稀有水禽。特種經濟水生物有白鰭豚、江豚、鱉等。白鰭豚是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江豚屬國家二類保護動物。在野生動物資源中,毛皮獸類很少,主要是藥用動物、農林害蟲等。武漢市糧食作物共240多個品種;經濟作物,共50種;魚類資源,共11目11科88種,水生動物,共有8目14科45種。

礦產資源

東湖綠道 東湖綠道

截至2015年底,武漢共發現38種礦藏,其中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24種(不含地下水),占全省已探明儲量礦種的30.38%。累計探明儲量96125.65萬噸,保有礦產儲量79829.75萬噸。非金屬礦產資源中膨潤土、冶金白雲岩、玻璃石英砂岩的儲量居全省首位,石膏的儲量規模居全省的第三位。全市已探明儲量的礦產地數384處,其中大型礦產地有4處、中型礦產地有10處、小型礦產地有43處、礦點327處。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7年末,武漢全市常住人口1089.2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2.67萬人。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871.87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80.04%,比上年提高0.27個百分點。全市戶籍人口853.6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9.8萬人。戶籍人口出生率15.57‰,死亡率11.62‰,自然增長率3.96‰,淨遷移率19.78‰。

民族

百年江漢路 百年江漢路

武漢是一個多民族散雜而居的城市。截至2014年,武漢共有50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49個,共5.42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0.7%。少數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2萬多人),其次是土家族(1萬多人);2000人以上的其他民族有4個,即滿族、壯族、蒙古族、苗族;100人以上的民族有12個,即侗族、瑤族、朝鮮族、畲族、白族、土族、布依族、彝族、黎族、維吾爾族、藏族、錫伯族。全市13個區均有少數民族居住,其中,洪山區人數最多(1.43萬人),漢南區最少(119人)。

政治

歷屆領導

市委書記時間市長時間
張平化 1954.06-1955.09 吳德峰 1949.05-1952.02
宋侃夫 1955.09-1968.01 李先念 1952.02-1952.12
方銘 1971.02-1973.01 王任重 1952.12-1954.11
王克文 1973-01-1977.11 宋侃夫 1954.11-1956.12
顧大椿 1977.11-1979.02 劉惠農 1956.12-1966.05
李任之 1979.02-1980.12 方銘 1971.02-1973.01
王群 1980.12-1987.08 王克文 1973-01-1977.11
鄭雲飛 1987.10-1991.10 李任之 1979.12-1980.12
錢運錄 1991.10-1998.12 黎智 1980.07-1981.03
羅清泉 1999.01-2002.10 吳官正 1983.03-1986.10
陳訓秋 2002.10-2005.05 趙寶江 1986.10-1997.01
苗圩 2005.05-2008.03 王守海 1997.01-2001.12
楊松 2008.03-2011.01 周濟 2001.12-2002.04
阮成發 2011.01-2016.12 李憲生 2002.04-2007.12
陳一新2016.12-2018.03 阮成發 2007.12-2011.01
唐良智 2011.01-2014.12
萬勇2015.01-2018.05
參考資料

現任領導

武漢市現任主要領導(截至2018年)
職位姓名
市委書記馬國強
市長 周先旺
市人大主任馬國強
市政協主席胡曙光
參考資料

交通

公路

截至2014年末,武漢市公路通車裡程14520.49公里。其中,等級公路14240.69公里,高速公路633.50公里;公路路網密度180.85公里/百平方公里。

武漢市主要道路
類別列表
國道 106國道 107國道 316國道 318國道 348國道
國道230國道
國家高速 G4京港澳高速公路 G42滬蓉高速公路 G45大廣高速公路 G50滬渝高速公路 G70福銀高速公路
省高速 S1岱黃高速公路 S2漢孝高速公路 S3武麻高速公路 S5武英高速公路 S7漢鄂高速公路
S8武黃高速公路 S11青鄭高速公路 S12武嘉高速公路 S13武監高速公路 S15漢蔡高速公路
S18武漢機場高速 武漢天河機場第二高速公路
城市環線 武漢內環線 武漢二環線 武漢三環線 武漢四環線 武漢外環線
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

鐵路

武漢三大火車站 武漢三大火車站

武漢是中國高鐵客運專線網的重要樞紐,是中國四大鐵路樞紐、六大鐵路客運中心、四大機車檢修基地之一,是京廣高鐵、滬漢蓉鐵路兩條國家級高速鐵路大動脈的交匯地。武漢的鐵路客運量於2013年首次超越北京、廣州,達到1.2億人次,居大中華區第一,成為中國鐵路運輸的最大中轉站。

2018-2020年,武漢將建成全國鐵路路網中心。打造以武漢為中心的“兩縱兩橫兩連”十二個方向的高速鐵路網路和“一環八向”的貨運鐵路網路,構建武漢與武漢城市圈其他城市“1小時”、與長江中游城市群其他城市“2小時”、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城市“5小時”的高鐵輻射圈。建成光谷火車站,啟動新漢陽站建設,開展高鐵機場站前期研究工作,與武漢站、漢口站、武昌站一起形成全國獨有的“六站”高鐵樞紐格局。

火車站 武昌站 漢口站 武漢站 光谷站新漢陽站 武漢北站 天河機場站
橫店東站 新洲站
鐵路 滬漢蓉高鐵 京廣高鐵 西武高鐵 武九高鐵武杭高鐵
武鹹城際武石城際漢孝城際鐵路武岡城際鐵路
京廣鐵路 京九鐵路 漢丹鐵路 合武客運專線
粗體分別為特等站高速鐵路

航空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位於武漢市黃陂區,於1995年4月15日啟用,是中國中部地區第一門戶機場、首個4F級機場。截至2015年末,武漢擁有民用航線近300條。其中,國際航線38條;國內航線240餘條。通達國內城市和地區92個,通航境外國家和地區22個。天河機場2015年旅客吞吐量1894.2萬人;貨郵吞吐量15.50萬噸。 可直飛巴黎、舊金山、芝加哥、墨爾本、莫斯科、大阪、首爾、新加坡、曼谷、吉隆坡、胡志明市等38個國際城市;法航、勝安航空、亞洲航空、中華航空等32家航空公司經營武漢航線。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也是國家公共航空運輸體系確定的中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距市中心(武漢長江大橋)26公里。

2018-2020年,武漢大都市區範圍內實施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順豐國際機場“客貨雙樞紐”發展戰略。

航運

世界最大公鐵兩用橋——天興洲長江大橋 世界最大公鐵兩用橋——天興洲長江大橋

武漢是中國內河的重要港口,是長江中游航運中心,交通部定點的水鐵聯運主樞紐港。武漢還是中國內河通往沿海、近洋最大的啟運港和到達港,武漢至上海洋山港“江海直達”航線是長江中上游地區首條通江達海的優質航線,陽邏港是國內首個也是唯一一個試行啟運港退稅政策的長江沿線港口。2010年,武漢新港吞吐量突破1億噸大關,成為長江中上游首個“億噸大港”。此外,武漢還是在長江流域和瀾滄江以西(含瀾滄江)區域內行使水行政主管職能的派出機構長江水利委員會的總部所在地,是中國內陸最大的船舶生產基地。武漢航運交易所是繼上海、重慶、廣州後,成立的中國第四個航交所。

截至2015年,武漢輪渡的歷史長達106年,有38座碼頭,48艘機動船舶,往來於三鎮間的輪渡線路達18條。5條線路為公交輪渡航線。輪渡鼎盛期年客運量達1.6億人次,最高日載客量達30萬人次。

市內交通

•捷運

武漢捷運線路圖(截至2018年10月) 武漢捷運線路圖(截至2018年10月)

武漢軌道交通(Wuhan Metro)是服務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的城市軌道交通,其首條線路——武漢軌道交通1號線於2004年7月28日開通運營,使武漢成為中國中部地區第一個開通軌道交通的城市。

截至2018年10月,武漢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共有10條,包括1號線、2號線一期、機場線、4號線、3號線一期、6號線一期、7號線一期、8號線一期、陽邏線、11號線東段(光谷火車站-左嶺),共199座車站,線路總長288公里,線路長度居中國第5位。

截至2017年12月,武漢軌道交通在建線路共有16條(段),包括2號線南延線、蔡甸線、5號線、7號線一期、紙坊線、8號線二期、8號線三期、11號線東段一期、11號線東段二期、12號線、前川線等線路,在建里程360公里。到2020年,武漢軌道交通將形成11條線路,總長達401公里的軌道交通線網,基本形成“主城聯網、新城通線”的軌道交通網路系統。

截至2018年10月,武漢軌道交通日均客運量超過300萬乘次,最高日客運量達356.23萬乘次,穩居全國第六,占全市公共運輸客運量比重、過江客流分擔率均超過40%。

線路起訖站站數 (座)里程 (千米)車輛編組標誌色運行方式
武漢軌道交通1號線 徑河站 漢口北站 3238.174B捷運藍單一交路
武漢軌道交通2號線 光谷廣場站 天河機場站/金銀潭站 2847.536B(預留8B)梅花紅1:1大小交路
武漢軌道交通3號線 宏圖大道站 沌陽大道站 24286B歸元金單一交路
武漢軌道交通4號線 武漢火車站 黃金口站 2833.46B芳草綠單一交路
武漢軌道交通6號線 東風公司站 金銀湖公園站 2735.956A鸚鵡綠單一交路
武漢軌道交通7號線 園博園北站 野芷湖站 19 30.85 6A(預留8A) 鳳凰橙單一交路
武漢軌道交通8號線 金潭路站 梨園站 1216.76A(預留8A)編鐘青單一交路
武漢軌道交通11號線 光谷火車站 左嶺站 1319.8 6A 雲鶴黃單一交路
武漢軌道交通陽邏線 後湖大道站 金台站 16354A(預留6A)雲苔紫單一交路

•公交

主詞條:武漢公交
武漢跨江橋樑 武漢跨江橋樑

武漢最早的公汽是從雙墩開往五福路的1路。至2011年,已有公共汽(電)車7061輛,公汽線路289條,平均線長19.9公里,行程20公里以上線路達114條。其中普線55條(城區34條、電車8條和郊區13條),專線200條(城區166條、遠城區12條、郊區22條),包括通宵線路6條及清潔能源線路16條,另有旅遊線路6條及中巴線路12條。公交單人票價為普通車1元(刷卡0.8元),空調車2元(刷卡1.6元),雙層車1.5元。

•橋樑隧道

武漢長江大橋 武漢長江大橋

武漢有“百湖之市”之稱,因三鎮隔江鼎立,江湖阻隔,因此橋樑眾多。截至2015年底,武漢已建成1300餘座橋樑中,包括人行天橋、立交橋、過江公路橋、公鐵兩用橋等各類橋樑,涵蓋三塔斜拉橋、雙塔斜拉橋、雙塔懸索橋、拱橋、連續結構橋、雙曲橋等各種橋型。

橫臥於武漢市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間長江江面上的武漢長江大橋,被譽為“ 萬里長江第一橋”,是萬里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路橋樑。“萬里長江第一隧”、“萬里長江捷運第一隧”以及“萬里長江公鐵第一隧”武漢長江公鐵隧道也都位於武漢。

武漢市過江(長江、漢江)交通設施
武漢長江大橋 武漢長江二橋 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 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
武漢陽邏長江大橋 武漢白沙洲長江大橋 武漢軍山長江大橋 武漢二七長江大橋
武漢捷運2號線長江隧道 武漢長江隧道 武漢楊泗港長江大橋 (在建) 武漢青山長江大橋 (在建)
武漢沌口長江公路大橋 武漢長江公鐵隧道 江漢橋(江漢一橋) 知音橋(江漢二橋)
月湖橋(江漢三橋)晴川橋(江漢四橋)長豐橋(江漢五橋)古田橋(江漢六橋)
武漢京珠線漢江大橋武漢捷運3號線漢江隧道

經濟

綜述

2017年,武漢地區生產總值(GDP)13410.34億元,比上年增長8.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08.20億元,增長2.8%;第二產業增加值5861.35億元,增長7.1%;第三產業增加值7140.79億元,增長9.2%。三次產業構成由上年的3.3:43.9:52.8,調整為3.0:43.7:53.3。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23831元,增長6.6%。

第一產業

2017年,武漢農業總產值701.27億元,比上年增長4.1%。全市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7萬家,增長6.3%。鄉村休閒遊綜合收入123億元,增長57.7%。

第二產業

武漢光谷廣場 武漢光谷廣場

武漢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擁有鋼鐵、汽車、光電子、化工、冶金、紡織、造船、製造、醫藥等完整的工業體系,著力打造光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節能環保等四大世界級產業集群。

2016年2月至11月,國家存儲器基地、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國家網路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國家新能源和智慧型網聯汽車基地相繼獲批,落子武漢。

2017年,武漢工業增加值4724.87億元,比上年增長7.5%。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555戶,新增204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7%。其中,股份制企業增長18.2%,外商港澳台企業增長16.5%。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755.6億元,增長15.2%;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8.2%;虧損企業虧損額下降22.5%。全市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1376戶,完成建築業總產值8067.78億元,比上年增長15.6%。

武漢各類經濟開發區
級別名單
國家級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 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省級 武漢吳家山台商投資區 武漢陽邏經濟開發區 武漢江漢經濟開發區
武漢洪山經濟開發區 武漢蔡甸經濟開發區 武漢江夏經濟開發區
武漢漢南經濟開發區 武漢武昌經濟開發區 武漢漢陽經濟開發區
武漢礄口經濟開發區 武漢陽邏經濟開發區 武漢江岸經濟開發區
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武漢青山經濟開發區

第三產業

黃鶴樓月色 黃鶴樓月色

武漢是中國首批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之一,是外商投資中部的首選城市,在武漢所有外商投資中,港資比重最大。武漢是法國在華投資額最高的城市,占法國在華全部投資的三分之一。截至2012年底,境外世界500強已有98家在漢投資,居中國中西部地區首位。其中,比利時安海斯-布希英博(Anheuser-BuschInBev)、德國拜爾斯道夫(BeiersdorfAG)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中國區總部設在武漢,美國威瑞森電信(Verizon Communications)、德國博世(Bosch)將中國區總部落戶武漢。

武漢是同時具備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產品三要素的城市之一。截至2015年底,共有漢口銀行、武漢農村商業銀行、湖北銀行、合眾人壽、長江財險、長江證券、天風證券、交銀國際信託等13家金融機構總部設在武漢。金融機構在漢簽約入駐的後台服務中心達31家,位列中國第一。 有包括東亞銀行、法國興業銀行、日本瑞穗實業銀行、滙豐銀行、渣打銀行、三菱東京日聯銀行、韓國企業銀行、台灣土地銀行 、台灣中小企業銀行等9家外資銀行在內的銀行業金融機構32家,證券、期貨業單位102家,保險公司54家。武漢還是中國人民銀行在中部地區唯一的跨省級分行——武漢分行所在地(轄鄂湘贛三省),銀行密度居中國第五。2011年末,有上市公司57家,總數居中國第7,武漢還是除上交所和深交所之外唯一合法的場外交易市場——“新三板”的中國首個擴容試點城市。

漢秀夜景 漢秀夜景

武漢是會計資源相對集中的城市,截至2015年末,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有3家在武漢設立辦事處,分別是(安永、德勤、普華永道),信永中和、中瑞岳華等國內知名會計事務所也在武漢設立分支機構。武漢也是ACCA、CMA、CPA、CFA等財經行業重要資格認證的考點之一。

2017年,武漢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24499.41億元,比年初增加2303.2億元,增加額比上年少499.85億元。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貸款餘額23947.76億元,比年初增加3192.89億元,增加額比上年少426.19億元。總部設在武漢的金融機構27家,新增民營銀行1家。在漢設立或籌建後台服務中心的金融機構33家。上市公司70家,其中,境外18家,境內52家。保險公司75家,實現保險保費收入554.03億元,比上年增長30.1%。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34.21億元,人身險保費收入419.82億元。全年各類保險賠付支出129.04億元,增長5.0%。其中,財產險賠付62.15億元,增長7.5%;人身險賠付66.89億元,增長2.7%。

武漢港碼頭 武漢港碼頭

2017年,武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96.30億元,比上年增長10.4%。按行業分,批發零售業零售額5605.27億元,增長10.4%;住宿餐飲業零售額591.03億元,增長10.8%。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中,汽車類實現零售額930.98億元,增長6.5%;中西藥品類實現零售額485.46億元,增長11.6%;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實現零售額227.73億元,增長24.5%;通訊器材類實現零售額147.51億元,增長37.3%;文化辦公用品類實現零售額130.09億元,增長23.6%;家具類實現零售額44.71億元,增長56.7%。全市限上無店鋪零售額511.51億元,比上年增長41.1%,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12.9%,同比提高3.4個百分點。A級旅遊景區39個,星級以上賓館71家。全年接待國內旅遊者25714萬人次,增長11.3%,國內旅遊收入2698.53億元,增長12.2%。接待海外旅遊者250萬人次,增長11.1%,國際旅遊收入16.93億美元,增長11.7%。全年出入境人數207.4萬人,增長51.5%。

社會

教育

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

武漢是中國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截至2017年,武漢有普通高校84所,在校研究生12.7萬人,在校本科及大專生94.8萬人,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7所、國家重點實驗室25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數百所;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總數107.5萬人。

2017年,全市各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105所,在校生8.4萬人。全市共有普通中學367所,在校生31.6萬人。國小601所,在校生53.5萬人。幼稚園1391所,新增88所,在園幼兒30.2萬人。

學校名稱主管部門辦學層次備註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本科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預警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本科
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指揮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本科
武漢大學教育部本科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華中科技大學教育部本科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育部本科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武漢理工大學教育部本科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華中農業大學教育部本科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部本科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育部本科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中南民族大學國家民委本科
武漢科技大學湖北省本科
武漢工程大學湖北省本科
武漢紡織大學湖北省本科
武漢輕工大學湖北省本科
湖北工業大學湖北省本科
湖北中醫藥大學湖北省本科
湖北大學湖北省本科
江漢大學湖北省本科
湖北美術學院湖北省本科
武漢體育學院湖北省本科
湖北警官學院湖北省本科
武漢音樂學院湖北省本科
湖北經濟學院湖北省本科
武漢商學院湖北省本科
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湖北省本科
湖北大學知行學院湖北省教育廳本科民辦
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湖北省教育廳本科民辦
江漢大學文理學院湖北省教育廳本科民辦
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湖北省教育廳本科民辦
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湖北省教育廳本科民辦
武漢紡織大學外經貿學院湖北省教育廳本科民辦
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湖北省教育廳本科民辦
武漢體育學院體育科技學院湖北省教育廳本科民辦
武漢東湖學院湖北省教育廳本科民辦
漢口學院湖北省教育廳本科民辦
武昌首義學院湖北省教育廳本科民辦
武昌理工學院湖北省教育廳本科民辦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湖北省教育廳本科民辦
武漢晴川學院湖北省教育廳本科民辦
武昌工學院湖北省教育廳本科民辦
武漢工商學院湖北省教育廳本科民辦
湖北商貿學院湖北省教育廳本科民辦
文華學院湖北省教育廳本科民辦
武漢學院湖北省教育廳本科民辦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湖北省教育廳本科民辦
武漢華夏理工學院湖北省教育廳本科民辦
武漢傳媒學院湖北省教育廳本科民辦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湖北省教育廳本科民辦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湖北省專科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長江職業學院湖北省專科
武漢城市職業學院湖北省專科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湖北省專科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湖北省專科
湖北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湖北省專科
湖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湖北省專科
武漢航海職業技術學院湖北省專科
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湖北省專科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湖北省專科
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湖北省專科
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北省專科
湖北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湖北省專科
武漢警官職業學院湖北省專科
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湖北省專科
湖北藝術職業學院湖北省專科
武漢交通職業學院湖北省專科
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湖北省專科
武漢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北省專科
武漢民政職業學院湖北省專科
湖北財稅職業學院湖北省專科
湖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湖北省專科
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湖北省專科
湖北科技職業學院湖北省專科
湖北青年職業學院湖北省專科
湖北體育職業學院湖北省專科
湖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湖北省專科
湖北鐵道運輸職業學院湖北省專科
武漢海事職業學院湖北省專科
武漢鐵路橋樑職業學院湖北省專科
武漢工貿職業學院湖北省教育廳專科民辦
湖北開放職業學院湖北省教育廳專科民辦
武漢科技職業學院湖北省教育廳專科民辦
武漢外語外事職業學院湖北省教育廳專科民辦
武漢信息傳播職業技術學院湖北省教育廳專科民辦
武昌職業學院湖北省教育廳專科民辦
武漢商貿職業學院湖北省教育廳專科民辦
武漢光谷職業學院湖北省教育廳專科民辦
武漢市廣播電視大學湖北省成人高等學校
湖北兵器工業職工大學湖北省成人高等學校
湖北省紡織職工大學湖北省成人高等學校
鄂城鋼鐵廠職工大學湖北省成人高等學校
湖北省直屬機關業餘大學湖北省成人高等學校
湖北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湖北省成人高等學校
湖北廣播電視大學湖北省成人高等學校
武漢冶金管理幹部學院湖北省成人高等學校
湖北武漢公安管理幹部學院湖北省成人高等學校
華中電業聯合職工大學湖北省成人高等學校

科研

2017年,武漢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百萬校友資智回漢”、“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對接”、“海外科創人才來漢發展”等四大資智聚漢工程,全年舉辦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活動32場,增長220%;百萬校友資智回漢活動9場。全年新引進諾貝爾獎科學家3人,“國家千人計畫”專家27人,海內外高層次人才382人。新增國家雙創示範基地4個,新改創建谷274.22萬平方米。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轉化556項,就地轉化總額427億元。高新技術企業2827家,比上年增長29.9%。其中,“四上”高新技術企業(含高新產品登記備案企業)實現高新技術總產值9479.64億元,增長15.0%;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2670.57億元,增長13.3%。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分別為49726件和25528件,分別增長10.9%和11.2%,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分別為23243件和8444件,分別增長12.6%和29.6%。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28.8件。全年技術契約成交總額603.2億元,增長19.6%。

2018年4月,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在武漢烽火科技集團正式掛牌成立 ;10月,國家數位化設計與製造創新中心在武漢啟動。武漢已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全國第三個擁有“雙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的城市。

國家實驗室(NL) 
序號實驗室名稱依託單位
1 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 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中船重工717所
2 武漢地球空間信息國家實驗室(在批) 武漢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3 現代製造技術國家實驗室(籌) 華中科技大學
國家重點實驗室(SKL)
序號實驗室名稱依託單位
1 煤燃燒國家重點實驗室 華中科技大學
2 數字製造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華中科技大學
3 材料成形與模具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華中科技大學
4 雷射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華中科技大學
5 強電磁工程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華中科技大學
6 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武漢大學
7 軟體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武漢大學
8 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武漢大學
9 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武漢大學、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10 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 武漢大學、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
11 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地質大學
12 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地質大學
13 岩石圈演化及地質礦產資源評價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地質大學
14 農業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華中農業大學
15 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 華中農業大學
16 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武漢理工大學
17 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武漢理工大學
18 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19 波譜與原子分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
20 岩土力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
21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22 光纖通信技術和網路國家重點實驗室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23 光纖製備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
24 生物質熱化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武漢凱迪控股投資有限公司
25耐火材料與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科技大學

傳媒

2014年,武漢出版報紙7.3億份,出版雜誌900萬冊。武漢出版社出版圖書19類830種1088萬冊。市屬電視台1座,電視節目11套。市屬廣播電台1座,廣播節目8套。 截至2014年底,擁有湖北長江出版傳媒集團、湖北日報傳媒集團、長江日報報業集團、知音傳媒集團、今古傳奇報刊集團等出版集團,出版有《最小說》、《今古傳奇》、《知音》、《小學生天地》、《特別關注》等雜誌。

衛生

楚河漢街 楚河漢街

武漢是繼北京之後中國第二個可頒發國際認可的創傷急救資質證書的城市。2010年,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年門急診量達5100萬人次,住院量155萬人次,年手術40萬人次,其中,年外地來漢門急診39.5萬人次,年外地來漢住院22.4萬人次。2011年,武漢每千人擁有床位數5.44張,居中國第一;每萬人擁有醫師數26人,居中國第六;武漢市人均期望壽命、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分別為79.27歲、10.71/10萬、3.14‰,均已達已開發國家水平,居中國前列。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亞洲首家通過德國KTQ醫療質量認證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等綜合三甲醫院及武漢大學口腔醫院、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等專科醫院實力均居國際前列。

截至2017年末,武漢有衛生事業機構5700個,其中醫院335個。醫療機構共有床位9.16萬張,比上年末增加0.42萬張;其中醫院7.84萬張。衛生技術人員達到12.7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95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3.63萬人,護師、護士5.13萬人。全年甲乙類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率177.35人/10萬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9.17%。

體育

截至2017年末,武漢有體育場館154個。舉辦國際國內賽事活動12場,其中大型國際賽事活動7場,比上年增加4場。全市運動員共獲得國際性比賽金牌8枚,獲得全國性比賽金牌11枚。全年武漢地區體育彩票銷售額32.31億元,增長34.6%。

武漢從1902年英國人在漢口興建了西商跑馬場開始,賽馬運動就開始走進武漢人的生活。武漢東方馬城國際賽馬場是中國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賽馬場,是國家體育總局中國馬術協會唯一馬術與速度馬訓練基地,在此舉辦的武漢速度賽馬公開賽是中國內地唯一的常年賽馬賽事,武漢國際賽馬節則是中國賽馬第一品牌。

大型賽事

2019年武漢軍運會會徽 2019年武漢軍運會會徽

武漢每年舉辦的常規賽事有WTA超五巡迴賽的武漢網球公開賽(2014至2028年)、中國沙灘排球巡迴賽總決賽等,同時也是2007年女足世界盃、2010年世界男排聯賽、2012年湯尤杯羽毛球賽、第六屆全國城市運動會、第九屆世界桌球錦標賽及第二十六屆男籃亞錦賽等國際國內大賽的舉辦地。

2019年,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將在武漢舉辦。

體育場館

主要體育場館有武漢體育中心、湖北省奧體中心、光谷體育館、新華路體育場、塔子湖體育中心、漢口文化體育中心、洪山體育館、武漢體育館、光谷國際網球中心等。

俱樂部

截至2015年,武漢擁有五人制足球甲級聯賽六連冠(05-11)球隊武漢地龍足球俱樂部,象甲兩屆聯賽冠軍湖北三環象棋俱樂部、羽超聯賽球隊湖北美聯地產羽毛球俱樂部、武漢卓爾職業足球俱樂部等。

文化

綜述

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

截至2017年末,武漢有公共圖書館2個,藏書446.2萬冊,接待讀者479.68萬人次;博物館10個,接待觀眾559.26萬人次;民眾藝術館、文化館1個,藝術表演團體8個,新排上演劇目13台,獲國家獎6個。

方言

主詞條:武漢話

武漢話是大部分武漢居民所操方言。武漢話在方言學的分類系譜上,屬於官話方言(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話-武漢-天門片區(武天片),與成都方言、重慶方言、貴州方言等同屬一個系譜,也是西南官話地理分布上的最東端,東南端被臨界的湘方言、贛方言、官話江淮方言等所包圍。

飲食

主詞條:武漢八大名吃
武漢美食 武漢美食

武漢飲食,可謂一早一晚,過早和宵夜最為經典,有“早嘗戶部巷,夜吃吉慶街”之美談。武漢菜秉承湖北菜系風格,匯聚東西南北精華,菜品豐富多樣,又自成特色,是著名的“美食之都”。

武漢特色小吃有熱乾麵、三鮮豆皮、面窩、米粑、豆絲、歡喜坨、鴨脖子、武昌魚、排骨藕湯、洪山菜薹炒臘肉、糍粑等。

會展

武漢是近代中國興辦博覽會的發源地之一,1909年在武昌舉辦的武漢勸業獎進會,是中國最早的並較為正規的商品博覽會,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博覽會。

在改革開放之前,武漢就是中國四大會展中心城市。截至2015年底,擁有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及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武漢科技會展中心、湖北省現代農業展示中心等展覽會議場所。第四屆漢交會、第三屆世界植物園大會、第十三屆世界湖泊大會、第47屆國際規劃大會、中亞區域經濟合作第11次部長會議等國際展會已相繼在武漢成功舉辦。

藝術

音樂

古琴台 古琴台

武漢是“高山流水覓知音”的發源地。武漢音樂學院和湖北美術學院的前身武昌藝術專科學校,是中國現代第一所私立藝術教育學堂,是中國最早的三所藝術專科學校之一,因此武漢也成為了中國近現代高等藝術教育的發源地之一。武漢主要藝術表演場館有琴台大劇院、武漢琴台音樂廳、湖北劇院、武漢劇院、洪山禮堂等。

設計

2017年11月1日,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批准,武漢市正式入選2017年全球創意城市網路“設計之都”。武漢,別稱“江城”,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中國中部地區中心城市,全國重要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至此,武漢在原有的定義上,又多了一張世界級名片——世界設計之都。

雜技

1992年建成的武漢雜技廳,是中國第一座可供進行國際雜技、馬戲表演的觀演建築,也是亞洲最大的雜技廳。在此舉辦的中國武漢國際雜技藝術節,是與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巴黎明日國際雜技節齊名的全球三大國際雜技節,被文化部列為中國“七大對外文化交流項目”之一。

工藝

漢繡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它以楚繡為基礎,融匯南北諸家繡法之長,揉合出了富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新繡法。1910年和1915年,漢繡製品在南洋賽會和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獎。此外,武漢還有木雕船模製作技藝等傳統工藝。

戲劇

漢劇 漢劇

漢劇舊名楚調、漢調,約有300多年歷史,有“京劇之母”的美譽。武漢地區其他劇種還有楚劇、湖北評書、湖北大鼓、湖北小曲等。另外,武漢還是中國京劇第一世家“京劇譚門”的故鄉。

電影

1903年5月27日,美商匯喇洋行“美國精巧新奇影戲”在老跑馬廳放映,電影開始在武漢出現。1905年,單獨出演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的武漢人譚鑫培是中國第一個電影演員;1911年,反映辛亥革命的紀錄片《武漢戰爭》是中國最早的紀錄電影。2012年,武漢成為中國院線數量最多的城市,也是中國電影市場重要的票房高地。

宗教

截至2010年,武漢市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5種宗教,有市佛教協會、市道教協會、市伊斯蘭教協會、市基督教協會、市基督教“三自”愛國會、市天主教協會、市天主教愛國會共7個宗教團體和武漢基督教青年會、武漢基督教女青年會2個帶有宗教性的民眾團體。全市信教民眾約27萬人(不含佛教、道教社會信徒),其中佛教約10萬人,道教約6萬人,伊斯蘭教約2.3萬人,基督教約7萬人,天主教約1.5萬人。已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數量為485處,其中佛教204處;道教161處,基督教113處,伊斯蘭教登記3處,天主教登記4處。

遺產

武漢將“打包”漢口租界、漢陽造、武昌首義、江漢關、辛亥革命紀念館等歷史建築,以“ 漢口近代建築群”為名正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武漢此次申遺主題為“近代文化轉型遺址”,涵蓋漢口原租界區、漢陽工業遺產區和武昌首義遺產區三大部分。

武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類別名單
民間文學類 黃鶴樓傳說 伯牙子期傳說 木蘭傳說 賤三爺的故事
“惟楚有材”傳說 卓刀泉傳說 黃陂民間彩詞
民間音樂、舞蹈類 高龍 單弦拉戲 牌子鑼鼓 五蝦鬧鰱
高蹺獅子 武獅 武漢採蓮船 鰲魚燈
高蹺亭子 漢口碼頭號子 墨龍燈 高台獅子
天獅子 八十八行 撲蝴蝶 高蹺故事亭子
傳統戲劇、曲藝類 漢劇 楚劇 湖北評書 湖北小曲
湖北道情 湖北漁鼓 湖北大鼓 黃陂花鼓戲
新洲皮影戲
雜技、競技類 武漢雜技 頂碗 木蘭武術
民間美術類 武漢剪紙 黃陂木版年畫 木雕船模工藝 武漢泥塑
武漢麵塑 小口徑瓶內畫工藝 人物透雕 明式家具微縮工藝
傳統手工技藝 漢繡 高洪太銅鑼製作技藝 漢口榮寶齋書畫裝裱 老通城豆皮製作技藝
蔡林記熱乾麵製作技藝 武漢面窩製作技藝 圓木微縮技藝 篾扎風箏技藝
武漢燈彩扎制技藝 武漢煨湯技藝 青山麻烘糕製作技藝 黃陂榨油技藝
傳統醫藥類 葉開泰中醫藥 馬應龍製藥傳統
民俗類 木蘭廟會 漢陽歸元廟會 舊街花朝節 漢正街

旅遊

武漢東湖櫻園 武漢東湖櫻園

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每年舉辦武漢國際旅遊節。武漢自然風光獨特,四季氣候分明,擁有其他大都市罕有的166個湖泊和眾多山巒。武漢的人文景觀具有濃郁的楚文化特色。

截至2017年末,武漢有A級旅遊景區39個,星級以上賓館71家。全年接待國內旅遊者25714萬人次,增長11.3%,國內旅遊收入2698.53億元,增長12.2%。接待海外旅遊者250萬人次,增長11.1%,國際旅遊收入16.93億美元,增長11.7%。全年出入境人數207.4萬人,增長51.5%。

武漢市國家5A、4A級旅遊景區名錄
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黃鶴樓公園 東湖風景區 黃陂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
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武漢革命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 歸元寺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武漢博物館 木蘭天池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 清涼寨
武昌首義文化旅遊區 雲霧山景區 錦里溝
木蘭草原木蘭山 農耕年華 ( 2016.12.被降級 )
武漢市境內歷史景觀
古墓葬 明楚王墓 魯台山古墓葬群 陳友諒墓 鍾子期墓 魯肅墓
禰衡墓 蠻王冢
古文化遺址 盤龍城遺址 湖泗瓷窯址群 老人橋 許家墩遺址 馬投潭遺址
陳子墩遺址 作京城遺址 中分衛遺址 鐵門坎遺址 龍王尖遺址
放鷹台 郢州 臨嶂古城
古建築 無影塔 勝像寶塔 洪山寶塔 寶通寺 歸元寺
長春觀 古琴台 禹稷行宮 晴川閣 卓刀泉
蓮溪寺 雙鳳亭 北洋橋 桃花廟 槐山磯
雨霖古建築群 大余灣 抱冰堂 大余灣 問津書院
粗體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各類場館
湖北省科學技術館湖北省美術館湖北省圖書館湖北省博物館
武漢科技館 武漢博物館明代藩王博物館辛亥革命博物館
中山艦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黎黃陂路街頭博物館友益街街頭博物館
琴台大劇院武漢美術館洪山禮堂湖北劇院
武漢琴台音樂廳武漢劇院盤龍城遺址博物館武漢圖書館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漢口近代建築群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八七會議會址武漢國民政府舊址紀念館
江漢關大樓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大智門火車站漢口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
詹天佑故居楚望台軍械庫遺址工程營舊址湖北共進會舊址
起義門京漢鐵路總工會舊址孫中山銅像孫中山紀念碑
黃興銅像黃興拜將台遺址辛亥首義烈士墓賀勝橋北伐陣亡將士陵園
九女墩庚子革命烈士墓二七烈士紀念碑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
施洋烈士墓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向警予烈士墓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舊址
李漢俊烈士墓漢口新四軍軍部舊址郝夢齡墓國民政府第六戰區受降堂舊址
陳定一烈士墓蘇聯空軍志願隊烈士墓三烈士亭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北伐陣亡官兵諸烈士墓
武漢長江大橋武漢大學早期建築宋慶齡故居黎元洪墓
註:粗體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市公園
黃鶴樓公園 武漢中山公園武大櫻花園寶島公園素山寺國家森林公園
洪山公園武漢和平公園張公堤城市森林公園武漢沙湖公園金銀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武昌兒童公園武漢植物園武漢動物園東湖梅園漢陽江灘
龜山公園武漢九峰國家森林公園馬鞍山森林公園解放公園漢正街購物主題公園
堤角公園武漢月湖公園洪山公園首義公園武漢九真山國家森林公園
礄口公園武漢瑪雅海灘水公園武昌廉政文化公園卓刀泉公園長春觀公園
四美塘公園武漢西北湖公園沙湖琴園武漢紫陽公園武漢東湖磨山櫻園
漢口江灘武漢廟山生態公園武漢竹葉海公園新世界水族公園武漢市園林科普公園
武昌江灘漢水公園蓮花湖公園白玉公園楊春湖城市生態公園
夢澤湖公園東西湖鬱金香主題公園漢陽公園龍王廟公園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
碼頭潭文化遺址公園青山江灘
特色街區
漢正街 江漢路 黎黃陂路 武漢天地 花園道 吉慶街
漢口北 蘭陵路 建設大道金融街 戶部巷 紅巷 曇華林
楚河漢街 光谷步行街 解放路 漢口租界 廣埠屯 東湖路
其他景點 
武漢歡樂谷武漢極地海洋世界東湖海洋世界
武漢瑪雅海灘水公園武漢杜莎夫人蠟像館武漢萬達電影樂園
漢秀

著名人物

界別名單
政治界 吳運鐸 黎元洪 黎紹基 吳儀 項英 熊廷弼 孫必乾 費勝潮
彭孟緝 李煥 張茜 辜勝阻阮成發徐海東陳昌浩伍修權
體育界 李娜 姜山 潘兵 朱本強 吳迪 李婷 余麗橋 周弈妙
伏明霞 周繼紅 於芬 童輝 肖海亮 胡佳 王鑫 高崚
田秉毅 韓愛萍 楊維 王曉理 陳靜 喬紅 劉黎敏 石曉銘
趙菁 蔡晟 張軍 鄭斌 鄧卓翔 榮昊 曾誠 譚斯
周燎 梅方 吳龑 張稀哲 雷騰龍 柳大華 洪智 鄭攀
李智屏 李喆 魯佳 鄭李輝 黃力平
娛樂界 余楓 劉亦菲 余少群 徐帆 徐小鳳 許晴 袁弘 錢芳
陳紫涵 李宗翰 朱樺 田原 彭坦 周覓 莫艷琳 李瓊
賈一平 唐一菲 李佳璘 程莉莎 范立欣 姚貝娜 繆傑 韓箐清
吳婷李玟王凱朱一龍
戲劇界 譚鑫培 譚小培 譚富英 周錦堂 關棟天 何祚歡 田克兢 陸鳴
主持界 撒貝寧 朱軼 曾子墨 官琳
文學界 楊紅櫻 文澤爾 鄭明娳 當年明月 蔣方舟 嚴文井 岳建一 池莉
科學界 田長霖 黃鍔 李培根 涂長望 葉聰 朱光亞 桂希恩 王小村
惲子強 王承書 陶宏開 劉永坦 石元春 楊弘遠 龍樂豪 胡文瑞
企業界 劉歆生 黃有龍 陳一舟 孟凱 吳聖 孟慶南 高佳泉孫華
宗教界 釋本煥 智宗
烈士孫絡絡
聲明:本表格僅供參考。

對外交流

駐漢機構

1861年4月,英國委任金執爾為駐漢領事,在武漢設立第一個總領事館,此後,美、俄、法、葡、荷、日、德、比、意、丹、瑞典、挪、墨、芬等14國先後在漢設領事館、總領事館,奧、西、瑞士、剛果、菲律賓等國也在漢開辦領事業務。1998年,法國駐武漢總領事館正式開館,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家設立在中國中部地區的外國領事機構。2016年,德國國家旅遊局表示將在武漢開設簽證中心。

總領事館 
序號領事機構成立時間領館轄區
1 法蘭西共和國駐武漢總領事館 1998年10月10日 鄂、湘、豫、贛
2 美利堅合眾國駐武漢總領事館 2008年11月20日 鄂、湘、豫、贛
3 大韓民國駐武漢總領事館 2010年10月25日 鄂、湘、豫、贛
4英國駐武漢總領事館2015年3月27日鄂、湘、豫、贛
5俄羅斯聯邦駐武漢總領事館(籌) --
其他大區機構
機構名稱成立時間備註
荷蘭貿易促進會武漢代表處 1997.04.02 荷蘭貿促會在華設立的首個代表處
聯合國難民署武漢採購信息中心2005.09.23聯合國難民署在華設立的第2個、內陸地區首個採購信息中心
法國阿基坦大區湖北代表處 2009.05.05 法國地方大區在華設立的首個代表處
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武漢辦事處 2010.11.29 新加坡企發局在華設立的第10個辦事處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武漢辦事處 2011.03.26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在華設立的第7家、內陸地區首家代表處
台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駐武漢聯絡處 2011.10.07 台灣電電工公在大陸成立的第7個、內陸地區首個聯絡處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武漢經濟貿易辦事處2014.04.01香港在大陸設立的第5個辦事處

友好城市

從1979年與日本大分市建立第一對國際友好城市開始至2017年底,武漢已和全球22個海外城市締結為友好城市(又名”姊妹城市“),另有18對國際“準友城”,即友好交流城市。

武漢市國際友好城市締結名單 
國家城市締結時間國家城市締結時間
日本 大分市 1979.09.07 美國 聖路易斯市 2004.09.27
美國 匹茲堡 1982.09.08 奧地利 聖珀爾滕 2005.12.20
德國 杜伊斯堡 1982.10.08紐西蘭 克賴斯特徹奇 (基督城) 2006.04.04
英國 曼徹斯特 1986.09.16加拿大萬錦市2006.09.12
羅馬尼亞 加拉茨 1987.08.12瑞典博倫厄市2007.09.28
烏克蘭 基輔 1990.10.19冰島科帕沃於爾2008.04.25
蘇丹 喀土穆 1995.09.27馬來西亞亞庇市2009.03.25
匈牙利 傑爾市 1995.10.19美國哥倫布(俄亥俄州)2009.10.30
法國 波爾多市 1998.06.18以色列阿什杜德2011.11.08
荷蘭 阿納姆市 1999.09.06墨西哥蒂華納2013.07.12
韓國清州市2000.10.29泰國勿洞2014.06.02
英國斯旺西市2018.01.31 澳大利亞悉尼2015.08.06

城市榮譽

榮譽稱號榮獲時間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86年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2000年
國家園林城市 2006年4月
國家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2007年6月
全國首個綜合交通樞紐研究試點城市2009年6月
國家綜合性高技術產業基地2009年10月
中國金融生態城市第一批
國家森林城市 2010年4月
國際賽馬之都 2010年
中國食品交易之都2010年
國家生物產業基地2010年8月
國家數字出版基地2011年9月
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2012年
全國創業先進城市 2012年
中國十大創新型城市 2012年
2015全球最具活力城市(第八位)2015年
全國文明城市(繼續保留)2015年
國家衛生城市2015年
2016中國百強城市(第十位)2016年10月
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2017年6月28日
長安杯2017年9月
全球創意城市網路“設計之都”2017年10月31日
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第10位)2017年11月12日
2017年C40城市獎2017年12月6日
“影響中國”2017年度創新城市2017年12月15日
中小企業智慧財產權戰略推進工程試點城市2017年12月21日
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2017年12月24日
2017年度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2017年12月26日
2017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強2017年12月29日
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第5位 2017年12月27日
2017國家中心城市綜合評估排名第6位2018年1月
“中國十大幸福城市”榜首2018年2月5日
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第11位2018年3月
“機遇之城”全國第6名2018年3月
暢遊中國100城2018年4月
中國新零售之城指數報告(第六位)2018年5月
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十強2018年6月22日
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2018年6月27日
中國城市綜合實力排行榜第五位2018年10月
中國創新城市TOP10(第六位)2018年11月
中國“國家中心城市指數”第五位2018年11月
《2018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全球第19位、中國第4位2018年11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